传递文明薪火 温暖大美山西

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 文章详情
只要考上,绝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上不了大学,山西让高考学子“三不愁” 山西助力113.55万学子圆梦大学
文章来源:山西《文明校园》周刊     时间:2021-06-28      阅读数:339
山西《文明校园》周刊

  6月18日,太原理工大学大四毕业生程新钧像往常一样,走进了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教学楼2311办公室。在这里,他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助理辅导员”。去年11月,通过努力,程新钧获得了太原理工大学“保资生”资格,今年7月正式毕业后,他将成为太原理工大学专职辅导员,工作一年后,可免试保送本校研究生。

  从去年12月担任“助理辅导员”起,程新钧每个月能领取1500元的“补助”,谈起这笔钱的用途,这个大男孩笑着说,“我想先把上大学时的助学贷款还了,让这笔钱帮助更多像我一样的寒门学子圆梦大学。”

  程新钧口中的贷款是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指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发放的、在学生入学前户籍所在县(市、区)办理的助学贷款。按照目前规定,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含第二学士学位、高职高专学生)、预科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不超过8000元,不低于1000元。全日制研究生(含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申请贷款额度上限为12000元。最长贷款期限为学制加15年、最长不超过22年。学生在校期间的利息由财政全额贴息,毕业后的利息由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共同负担。山西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目前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主承办,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部分地区开办。据了解,2021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额度还要有所增加。

  “目前,山西已建立起覆盖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各个学段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尤其是高等教育阶段实现了‘三不愁’,即入学前不用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解决学费和住宿费;入学时不用愁,绿色通道解烦忧;入学后不用愁,‘奖、助、补、勤、减、免’全力保障学生安心学业。”山西省教育资助与保障中心副主任刘芳表示,截至2020年年底,山西累计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177.69亿元,贷款合同288.57万笔,惠及113.55万名学生。

微信图片_20210628163021.jpg

学生资助政策宣传进校园,

助学贷款手续跑一趟就办好

  程新钧是临汾市尧都区人,父母文化水平不高,在市里做点小买卖。2016年开始,由于道路施工,家里生意受到严重影响,程新钧常常听到父母叹气,但他们并没有告诉即将高考的儿子发生了什么。2017年,程新钧如愿考上太原理工大学,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录取,但他发现,父母高兴之余,叹气声反而更多了。

  “那时候,我隐隐约约感觉到家里可能没钱了,爸妈是在为我上大学后的学费和生活费发愁。”程新钧说,收到太原理工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他发现跟录取通知书一起寄来的,还有一份《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当我跟爸妈说,我可以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费和住宿费有着落的时候,他们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2017年8月初,程新钧按照流程在网上自助预申请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后,带着太原理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和相关资料,和妈妈一起来到临汾市尧都区教育局办理窗口,现场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为保障全省大学新生顺利入学,“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山西省教育资助与保障中心把工作做到开学前。在省、市、县教育部门及各高校开通三级热线服务电话,建立贫困学生求助“直通车”;招生录取期间,通过高校向全省大学新生发放《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通过市、县级教育部门分别向高中新生和高校新生入学前寄送“政策宣传信”;在高校开展诚信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生活等活动。通过深入开展学生资助政策宣传,让生源地贷款政策扎实落地。

  与程新钧一样,山西大学初民学院文科试验班的常佳慧也是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受益者。常佳慧是晋中市太谷区任村乡段村人,父母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家庭经济拮据。2017年春天,还在太谷第一中学读高三的常佳慧就等着太谷区助学贷款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来校宣传,“每年四五月份,都会有志愿者来学校介绍有关助学贷款的事宜。我就想着趁机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这样一来,父母就不用为我上大学的学费和住宿费发愁了。”她记得,太谷区助学贷款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来校后,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进行了详细的宣传讲解,给每个同学发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预申请手册》,“因为有意向贷款,我当天就按要求提交了申请书。等收到山西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后,我就按照《申请手册》所提示的流程,打电话预约前往办理。”

  “办理过程很快。因为在网上预申请过,我记得只填写了一张表格,就签订了《借款合同》,然后领到了一张‘受理证明’。”程新钧说,临汾市尧都区教育局资助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自己,拿着“受理证明”就能前往高校报到,每年6000元的学费和住宿费会自动打入学校账户。

  晋中市太谷区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就在太谷区教育局旁边,常佳慧按照约定的时间抵达时,前面还有几个同学在排队,“他们都是和我一样来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常佳慧说,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的服务特别贴心,不仅给学生们提供免费打印服务,还建立了一个QQ群,为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学子答疑解惑,也会定时提醒大家续贷、还款等事宜。“我家离得比较远,来一趟不太方便,没想到从提交材料到办完手续,前后不到10分钟,而且只跑一次就办好了。”

  吕梁市临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贫困人口多,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人数居全省首位。据该县学生资助中心负责人李有珍介绍,为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临县学生资助中心在县区成立两个贷款点进行政策宣传,帮助有贷款意愿的学生免费注册申请,打印相关材料。同时,该中心开通了10个助学贷款办理窗口,网上预约排号办理业务,大大节省了学生排队时间。仅2020年一年,临县为9889人次办理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贷款金额达到6800多万元。

1433815938_61632.jpg

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学生与家长少跑路、少排队

  怀着激动而又忐忑的心情,程新钧来到太原理工大学明向报到。“学校很大,新生很多,非常热闹。”回忆起大一报到时的景象,程新钧说,在报到现场,“绿色通道”的位置十分显眼,所有申请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新生都可以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上交在生源地办好的《受理证明》,然后正常办理入学手续,银行随后会把学费和住宿费自动打入学校的指定账户。”

  按照要求,首次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需要学生本人和父母(监护人)共同前往当地资助中心办理借款手续。续贷时,学生本人持自己和监护人身份证前来办理就可以。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省大部分地区开通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网上受理,学生足不出户就能办理相关手续。

  据太原市娄烦县学生资助中心负责人李照亮介绍,随着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宣传的深入人心,该县办理贷款的学生数量大幅度增长,从2009年的每年100余人,增长到每年2200余人。“以前基本都是爸爸妈妈带着子女前来办理贷款,现在很多上了大学的哥哥姐姐带着弟弟妹妹来办理贷款,娄烦很多农村都普及了高等教育。”李照亮说,2020年,该县为2214人办理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贷款金额1480万元。

  目前,全省各地结合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贷款受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一是增加扩大受理窗口,结合网上预约排号开展受理工作;二是为现场等待学生和群众提供遮阳避暑休息区、饮用水、打印、复印等便民惠民服务;三是设立咨询岗和现场引导员,为群众解读、宣传政策,引导学生和家长快速按受理流程进行办理,努力让学生和家长“少跑路、少排队”。同时,全省各地认真落实“应贷尽贷”的工作要求,坚持落实不设贷款总人数、总规模的上限和下限,切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贷款需求。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像一个个火把照亮了程新钧、常佳慧以及无数学子的求学路,给了他们努力学习的动力和回馈社会的决心。大学期间,程新钧连续四年获得学业优秀奖学金;2019年,作为二青会志愿者,积极主动服务赛事,并获得了优秀志愿者的光荣称号。常佳慧曾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和校级一等学业奖学金;先后参加各级别志愿活动,服务时长累计上千小时,被评为2019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如果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解决了程新钧、常佳慧的学费和住宿费问题,那么各种各样的奖学金和学校提供的勤工俭学岗位让他们的生活费也有了着落。“这几年奖学金的钱,再加上勤工俭学的收入,扣除生活费开 销,基本上够还一半多贷款。”常佳慧说,这个暑假,她想再打一份工,争取把助学贷款早点还上,让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可以帮助更多人。

抓实“五个到位”,

山西实现资助政策“三个全覆盖”

  目前,山西已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学校和社会积极参与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通过抓实“五个到位”,实现资助政策“三个全覆盖”,保障学生就学“三不愁”。

  组织保障到位。近年来,山西省制定出台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中职教育、高等教育全部学段的学生资助政策。坚持靶向资助、精准滴灌,着力提高学生资助工作的精准度、精细度。

  财力投入到位。山西省全力保障国家奖助学金等国家资助项目配套资金完全落实。在学前教育阶段,全国率先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幼儿生活费补助,资助比例为15%,标准为每生每年1000元。在义务教育阶段,深入贯彻实施“两免一补”和营养改善计划;在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实施国家助学金政策资助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免除符合条件的普通高中原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率先对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的所有农村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在高等教育阶段,建立起“奖、贷、助、补、勤、减免”的立体化学生资助体系。把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作为兜底政策全力落实,截至2020年全省累计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177.69亿元,贷款合同288.57万笔,惠及113.55万名学生。

  政策宣传到位。山西省对学生资助前、办理时、受助后开展宣传教育。每年向高中和高校新生入学前寄送“两封信”,向广大学生详解学生资助政策;每年助学贷款受理期间安排一批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受助学生“大帮小”,帮助贫困学生办理资助项目;每年深入走访、慰问一批特困学生家庭,各级资助干部与困难群众、学生“手拉手”开展资助工作;每个县、每所高校开通一条服务电话热线,建立贫困学生求助“直通车”;每年大学生助学贷款受理前、进校后、毕业时“三次诚信教育”,资助与育人并重,强化学生诚信、感恩意识。

  管理措施到位。山西省在全省教育系统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在高校、中职、高中、中小学、幼儿园建立校(园)级学生资助机构。在县以下建立“县、乡、村、校”联动管理机制,着力强化学生摸底调查、资格认定、贷款回收等工作。对保障性措施——助学贷款,推动受理下沉,在乡镇、高中设立贷款办理点,实现“家门口办贷款”。基本建立起各学段学生资助项目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基本形成了责任细化、管理得力、措施有效的管理体系。

  服务学生到位。山西省始终秉承“办好资助工作,惠泽贫困学子”的工作宗旨,持续优化机制、简化手续、强化服务。近年来,着力推动建设县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实现助学贷款“窗口化”“一站式”办理;持续推进助学贷款合同电子化,实现全省县区全覆盖,学生办理助学贷款需提供的纸质材料大幅减少。持续进一步扩大助学贷款预认定范围,将高中阶段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学生、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孤弃学生、烈士子女、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残疾人子女、高中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和高中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全部纳入助学贷款预认定范围,通过预认定的学生,免除现场资格审核,直接办理助学贷款。对高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资助项目,取消学生申请资助家庭经济情况证明,改为申请人书面承诺。这些措施有效保障困难群众和学生便捷、顺利办理助学贷款,实现了困难群众和学生承诺一次、填一张表、跑一趟路、一次办好助学贷款。

  山西省通过有效抓实“五个到位”,基本实现“三个全覆盖”目标,即各个学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有力保障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三不愁”,即入学前不用愁、入学时不用愁、入学后不用愁。用实际行动努力保障每一名适龄学生平等享受接收教育的权利,扎实践行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

  武佳

责任编辑:梁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