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文明薪火 温暖大美山西

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文章详情
太原出台指导意见“布置”中小学生作业
文章来源:山西《文明校园》周刊     时间:2021-05-14      

给学生布置什么作业?布置多少作业?今后这些问题,都有答案了。4月30日,太原市教育局制定并印发了《太原市义务教育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试行)》,为中小学生的作业定下标准。

179.jpg

作业总量难度内容都有规定

  作业设计与实施必须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严格执行课程标准,落实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的课程理念。不得降低课程标准要求,不得随意提高教学难度,不得拔高学段和学科的教学要求,不得加快教学进度、提前教学。

  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倡导“基于情境、问题引导、深度思考、高度参与”的教学模式,精准设定课时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能,全面落实课程标准目标要求,发挥课程教学的育人价值,教好每一名学生。

  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在一定限度内允许学生自由选择作业的时间和控制时间的长短,少完成或延时完成作业,学校和家长应确保学生达到规定睡眠时间要求。严格落实小学“每周一日无作业”制度。坚决防止校外培训机构给中小学生留作业。

  科学选择作业内容。选编、改编、创编教科书中课内练习、课后习题等公共资源设计作业。小学低年级学生侧重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增加生活体验与情感体验;其他年级学生重视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提高能力、培养习惯。作业应体现学以致用的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

  提高作业设计水平。教师要自觉提高设计作业的能力,布置科学合理有效作业,系统化设计符合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学校要经常性组织开展作业设计与实施的教师培训与教研活动,定期组织开展优秀作业评选与展示交流活动,加强优质作业资源共建共享。坚决克服机械重复、无效作业,严禁暴力式、惩罚性作业。

  严格控制作业难度。作业难度不得超过课程标准要求,不得高于大多数学生的能力发展现状,减轻学生基础课程学习的负担。根据学段、学科特点及学生学习能力状况(认知水平、读写姿势、书写规范、书写速度、时间管理等)和个体需求,提供不同认知水平的作业供学生和家长自主选择完成。

不能补课让自习回归本原

  强化教辅材料管理。坚持“一科一辅、自愿购买、学校无偿代购”的原则,学生使用的教辅材料必须选自《山西省中小学教辅材料目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强制、变相强制学生购买教辅材料,不得进入学校宣传、推荐和推销任何教辅材料。鼓励有条件的单位组织开发供学生免费使用的教学辅助资源。

  规范考试成绩管理。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学校至多组织1次统一考试,其他年级每学期不超过2次统一考试。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不出偏题、怪题。科学设计试卷难度,严禁以任何形式、方式发布学生成绩和排名,杜绝用分数给学生发展贴标签。

  统筹自习辅导时间。严禁在自习时间组织集体教学、集体补课和统一测试,回归自习本原,即自主学习、复习巩固、梳理所学、完成作业。学校要安排教师在自习时间答疑解惑和个别辅导,加强对学生的作业指导,对作业进行面批面改。

  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备课、上课、布置作业、批改作业、辅导、评价是教学基本功。教师要自觉反思教学,提高课程执行力和教学力,要精选作业内容,全批全改作业,做实做细分析反馈。学校要把作业设计、批改和反馈等纳入对教师专业素养培养和教学实绩考核评价项目,每学期初要对学生作业作出规划,合理确定各学科作业比例结构。

丰富校内课后服务。校内托管服务坚持学生自愿参加的原则。组织安排学生在指定场所自主完成作业,小学生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现有资源,协调校外资源联合提供服务,安排学生参加体育类、科普类、艺术类等社团组织(兴趣小组),在阅览室、图书馆等区域安排自主阅读或读书交流,观看适宜的影视作品,开展专题教育、实践性、体验性、自主性等有益活动。

德、智、体、美、劳作业必须有

  拓展作业领域方式。各学科课程教学要履行“五育”并举职责,按照“作业领域多元,作业方式多样”的要求,突出作业主题性、过程性、实践性、体验性,探索德育类、体育类、美育类和劳动类作业,倡导“身心健康优于学业成绩”育人理念。

  德育作业围绕“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养”培养目标,及时了解和关注社会时政要闻,采用活动、观察、调查和体验等方式,体现用以致学的理念。养成收听收看时事新闻和读书看报习惯,在完成作业中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负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结合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每学期至少一次文化传承性作业;结合重大节日劳动节、国庆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家公祭日、抗战纪念日等,每学期至少一次纪念性作业;每学期至少一次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德育实践基地、法制教育基地、历史纪念馆等场所;每学期至少一次走进福利院、敬老院等院所,至少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公益活动或志愿服务。

  体育作业遵循“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运动兴趣+增进身心健康”要求,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养成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学校要对体育作业加强指导,社会公共服务场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优质的体育资源,共同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小学阶段基本掌握有一定难度的基本身体活动动作,基本掌握1~2项体操类和2~3项球类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组合,基本掌握一种游泳或冰雪类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基本掌握1~2套简单的武术套路,基本掌握1~2种民族民间体育活动项目(如跳绳、抖空竹、踢毽子、抽陀螺、跳皮筋等)。

  初中阶段基本掌握并运用4~6个田径类运动项目的技术,基本掌握并运用2~3个球类运动项目的技术和简单战术,基本掌握并运用2~3个体操类运动项目的技术,基本掌握并运用2~3种游泳或冰雪类运动项目的技术,基本掌握并运用2~3组武术类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组合,基本掌握并运用2~3种较复杂的民族民间体育活动项目的技术(如竹竿舞、花样跳绳、抖空竹、踢花毽等)。

  美育作业遵循“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艺术特长+增进审美体验”要求,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养成优雅生活习惯。经常亲近自然,感天地之美,达万物之理。丰富视觉、听觉、触觉和审美体验,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每学期至少一次走进民间艺术展厅(馆)、实践工作坊、非遗展示传习、美术馆或音乐厅等公共文化艺术场所,欣赏一类艺术作品(如古建筑、壁画、石窟、泥塑、民歌、剪纸或戏曲等文化遗产),完成一件手工制作或艺术创作作品。掌握1~2项艺术技能,会唱主旋律歌曲,积极参加校外合唱、合奏、集体舞、艺术比赛、民俗活动等文化艺术活动。

  劳动作业遵循“家庭劳动日常化+学校劳动规范化+社会劳动多样化”要求,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初步掌握满足自我生存发展、日常需要的基本生活技能与基本劳动技能。每学年学会1~2项生活技能、劳动技能,参加一次劳动周(校园劳动或校内外劳动等)。每学年至少一次走进劳模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高新技术企业、现代农业基地等场所,至少参加一次社区、乡镇(村)、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公共场所等公益劳动。小学低年级每天劳动时间20分钟,围绕启蒙劳动意识、学习日常生活自理、感知劳动乐趣等内容;小学中高年级每天劳动时间30分钟,围绕个人清洁卫生、分担家务、校内外公益劳动等内容;初中年级平均每天劳动时间40分钟,围绕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家政学习、社区服务、生产劳动等内容。

引导家长,营造家校共育环境

  《意见》中指出,要合理使用电子产品。规范学生使用电子产品,培养网络环境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用眼卫生习惯。严格执行学生手机“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规定。不得使用未经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审查的学习类APP布置作业。教师不得通过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不得向学生和家长推荐网络课程,家长要根据孩子意愿和实际需求审慎选学网络课程,防止学生过度使用手机。

  营造家校共育环境。加强社区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服务站的建设,引导家长树立科学教育理念,理性帮助孩子设定人生目标,防止盲目攀比。让学校的责任回归学校,家庭的责任回归家长,共同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自我管理作业,将高质量、高效率完成作业作为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参加超进度、跨学段校外培训学习和网络课程学习,切实避免校内减负、校外增负。

  通过亲子活动,释放压力、调整情绪、融洽亲情。如共同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共同搜集处理相关信息,共同完成作品,共同进行实验观察,共同参加劳动,共同远足或骑行,共同观看体育比赛,共同参观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美术馆等场馆,共同欣赏音乐会、电影、话剧、戏曲等文艺作品。

  建立作业监管机制。建立学生作业常规管理、年级班级协调、学生举报反馈、家长社会等监督管理机制,建立作业总量审核监管和质量定期评价制度。严禁在批改作业中使用侮辱、嘲讽言词或符号。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家长代为评改作业。

杨晶


责任编辑:梁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