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文明薪火 温暖大美山西

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文章详情
如何养成孩子正确的物质观?
文章来源:山西《文明校园》周刊     时间:2021-08-31      

  如果你有孩子而且在读这篇文章,那么你很可能也在某些时刻感叹过,与我们自己的童年相比,现在的小孩生下来就如此富足。我们的父母爱我们,跟我们爱自己孩子的程度无甚差别,但是方式与环境就差得太远了。我们的儿童时代,有积木有洋娃娃铁皮小汽车的孩子已经很令人羡慕。那时大人给孩子买玩具的闲钱不多,市面上也没有那么多玩具供人随心所欲地挑拣,稀缺是双向的。现在的孩子则完全不一样,很多小孩还不会翻身已经被各种柔软的婴儿用品包围,一睁眼就能看见婴儿床婴儿车上方挂着各种玩具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训练触觉、听觉、视觉,各有各的专门玩具。长大一点以后,各种大小玩具多不胜数,成套的系列玩具也很平常。几乎每个孩子都有乐、变形金刚机器人、能换衣服的大小娃娃,还有各种形式的娃娃屋。有的小孩有市面上从小到大所有尺寸的自行车,配合他们的成长。

微信图片_20210831110319.jpg

  现在的孩子们不仅拥有大量给孩子的玩具,也早早拥有了给大人的玩具。30年前,拥有电子游戏机的小孩就是最骄傲的小孩,最受欢迎的小孩。别的小孩为了也能玩电子游戏机,甘愿拿别的东西甚至“服务”来交换。电子游戏机的稀缺性让校园中的孩子在老师和家长眼皮底下自发学习了贸易。如今,电子游戏机在少年儿童中不再有过去那样的崇高地位,因为越来越多的孩子有了自己的平板电脑甚至真正的电脑。2015年,英国《卫报》的调查发现有1/3的学龄前儿童(四岁以下)在家中有专属的iPad或其他类型的平板电脑,每日平均使用时间是1小时19分钟,周末还要长一些。孩子的普遍富足总会让成年人担忧,就像孩子物质和营养匮乏会让成年人灰暗沮丧一样。物质生活水平的变化,在育儿上体现得特别明显,因为自己做小孩的年代和和自己育儿的年代中间隔了二三十年。家长总是担心孩子物质太丰富被宠坏了,不知轻重不分好歹,无法养成勤俭惜物的好品质。但是仔细想想,我们这代父母脱口而出的勤俭节约经验是哪里来的?它是我们从自己父母嘴里学来的。那时候,我们才是玩具很多,被宠坏了的富足儿童。我们的父母那代人更加没有玩具的概念,因为社会生产尚顾不及此。台湾作家三毛在《拾荒梦》中写道:“我们那个时代的儿童,可以说是没有现成玩具的一群小孩。树叶一折当哨子,破毛笔管化点肥皂满天吹泡泡,五个小石子下棋,粉笔地上一画跳房子,粗竹筒开个细缝成了扑满,手指头上画小人脸,手帕一围就开唱布袋戏,筷子用橡皮筋绑绑紧可以当手枪……”三毛的家庭环境很优越,童年的快乐尚且缺乏玩具的影踪,其他孩子可想而知。

  所以我们父母那代人看见我们居然有专门给孩子玩的小车娃娃机器人,震惊和感慨的程度和我们现在看自己的孩子和他们的朋友有一箱一箱自己数不过来的玩具甚至有iPad是差不多的。我们现在成了成年人,常常叹息父母习惯了穷日子,什么破烂都攒一辈子不舍得扔。世界的物质生产一直在进步,最近这些年更是坐了火箭一样大发展。我们的孩子现在比我们那时富足得多,是普遍现象。我们父母一代的勤俭经验不再适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的孩子长大以后也会这样想。真正需要合理应对变化的,不是孩子,而是我们自己。孩子未出生前就被极丰富的物质包围着,对他们来说,物质并没有忽然变丰富了,而是一直都这样,别的小孩也是这样,人人都有很多玩具。小孩之间互相羡慕别人的玩具,是一种多边的关系,而不是一个新奇玩具特别多的小孩(比如哆啦A梦里的康夫)一直凭物质富足收获别的小孩的羡慕的眼光。别人有的自己没有,自己有的别人没有——现在的小孩很早就明白而且接受这一点,也很容易养成新的物质观,在分享和独享之间找到平衡。

  我们成年人觉得物质“丰富”了,因为有我们自己的儿童时代作对比。所以我们担心的太过富足的孩子无法正确处理物质欲望,更多是这个物质丰富时代对自己的冲击,一种担心自己的成长经验完全无法传递给儿女的焦虑。孩子的消费说到底是父母的消费,因为最终决定权掌握在父母手里。一方面,几乎所有父母都默认给孩子买的东西必须是最好的,是对自己少年时代的变相补偿;另一方面,父母又担心过度优越的物质条件会宠坏孩子,让他们以后不会生活。所以,自相矛盾的更多是父母,不是孩子。要养成孩子正确的物质观,父母自己要形成明确坚定的信念。孩子在学会金钱及其代表符号的意义以前,其实并不虚荣。他们喜欢的是新的东西,能抓住他们注意力的东西;而不是价格昂贵的东西。如何利用好自己拥有的物质,适当保留和取舍,帮自己不再需要的东西找到新主人,如何跟别人交换合作以满足更大的乐趣,这是我们和孩子共同的新命题。


责任编辑:梁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