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10月11日6时,大同市“四区”按下了“暂停键”。静默下,他们闻令而动,逆行而上,用爱与守护为人们保驾护航。
机关单位党员干部
10月11日凌晨,大同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的4名党员干部,第一时间赶到平城区水泊寺街道永安社区报到,全力配合做好静默管理以及全员核酸检测工作。
5时30分,刘建军、张步斌、杨浩基、曹博文戴上“党员先锋队”红袖标,准时在水泊寺街道和汇百合湾小区完成集结,与核酸检测人员及社区工作人员并肩投入“战斗”。
曹博文说:“此时此刻的红袖标就代表着党员的身份,大家虽然不认识我,但遇到困难时就会第一时间找我,群众的这份信任就是对我工作的最大肯定。”
社区工作人员
刘佳所在的社区是平城区文瀛湖街道华北星社区。10月11日凌晨3时30分,接到上级部门通知后,华北星社区工作人员全部到岗,按照各自分工,迅速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前的物资准备工作,同步与下沉社区协助疫情防控的单位对接,派出工作人员协助社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工作。5时40分,社区工作人员及下沉单位工作人员全部到达各个采样点。
华北星城小区一期共有8幢单元楼,社区在此安排了一个采样点,布置了两个采样台,刘佳是这个采样点的负责人。7时18分,核酸采样人员到岗后,在刘佳的统一协调下,采样工作有序展开。
9时许,在获知小区4号楼C单元因电梯维保停运,居民无法下楼进行核酸检测时,刘佳一方面协调物业尽快处理,一方面通过扩音器安抚居民情绪,让其在家耐心等待。
对接转运采样标本、现场为居民解决采样中遇到的问题、联系补充核酸采样物资……刘佳有条不紊地完成着每一项工作。
中午12时许,该采样点完成了1198人的核酸采样。为了做到应检尽检,刘佳又清点小区行动不便人员,与核酸采样人员一起逐户上门采样。“为了大家的安全,我辛苦点,不算什么!”刘佳说。
青年志愿者
疫情就是命令!深夜的大同,党员干部、医护人员、公安交警、普通民众……全城上下即刻动员,一张细密牢固的“战疫大网”正在迅速铺开,在这无数的身影中,一股青春力量同样在汇聚奔涌——大同市青年志愿者闻令而动,主动请缨,在疫情“大考”中积极贡献大同青年的青春力量。
在10月11日凌晨时分接到集结指令后,平城区力行青年志愿者协会第一时间动员集合了30余名应急青年志愿者,组建青年突击队,这些平均年龄三十来岁,来自铁路、煤矿、私营企业等各行各业的青年人,每个人都如同逆行的点点星光,汇聚起战疫的青春光芒。凌晨5时,全体队员准时集结到达新旺街道御河九号等4个社区协助开展各项防疫工作。
随着红日东升,大家也愈发忙碌,核酸检测现场帮助居民扫码预约、协助维持检测秩序、提醒大家做好防护保持安全距离,有他们的身影;帮助社区工作人员运送分发防疫物资,有他们的身影;“扫楼”志愿活动中,挨家挨户提醒居民们出门做核酸,确保应检尽检、不落一人,也有他们的身影!
力行青年志愿者协会负责人冀刚表示:“作为家乡建设发展的‘生力军’,为家乡防疫出力尽责是我们青年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次疫情发生之后,大家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到位,坚决执行街道社区的各项部署安排,我们将继续尽最大努力协助保障好各项防疫工作,希望能够以我们的微薄之力,帮助家乡早日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物业服务人员
10月11日早5时,大多数市民还在沉睡中,东方名城好旺角小区所有轮休的保安全部连夜返回岗位。
小区物业高经理说,静默管理期间,核酸检测工作尤为重要,住户必须做到应检尽检,为此,物业提前与社区、核酸采集人员对接,将防疫物资分配到各个检测点,设置好检测时的进出通道,在地面标好安全线,然后维持秩序,完成核酸检测,还要安排保安到各栋楼通知居民下来做核酸,并守好小区大门。
高经理表示,人手紧,事情多,所有轮休的保安都被返岗工作,没轮休的则是一夜未眠,但守卫小区是物业的责任,大家没有一人退缩,没有一句怨言。
燃气抢修工作人员
10月12日上午10时15分,随着一声“漏点封堵完成”,历时两个多小时的燃气管网抢修战宣告胜利!文苑华庭430户居民生活用气全面恢复。
静默管理期间,大同华润燃气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坚守岗位,“疫”“燃”前行,全力保障燃气供应,守护千家万户“烟火气”。
10月12日早上8时,在文苑华庭燃气管网维修点,抢修队成员朱文、杨艳伟、张德福正在全力对末端挖损管道进行更换维修。刮除老旧氧化层、更换新管网、电容焊接……抢修作业紧张有序,两个多小时后,中压燃气管道抢修成功、恢复通气。
抢修队一行连忙前往小区调压箱处监测燃气压力值,确保是否具备送气条件,最后用激光燃气检测仪检测空气中的燃气泄漏浓度,确保天然气安全稳定恢复供应。
“现在正值全市静默的特殊时期,燃气保供关系千家万户的吃饭问题,出现燃气使用问题,必须快速反应解决,全力保障市民安全用气。”该公司管网运行部经理栾宇鹏说。
提醒广大居民:如发现漏气等异常情况,及时拨打24小时客服热线5024555。
居家办公人员
特殊时期,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台电脑、一部手机成为许多人居家办公的标配。
“我们居家办公,利用微信、电话沟通,虽说有点繁琐,但简单的事项基本都能处理。”在机关单位工作的吴先生说,居家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居家办公,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在私企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张女士,负责员工工资、社保缴纳、企业培训等事务,一觉睡醒,所在的平城区实行静默管理。
“疫情当前,网络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我平时要做的文件都存放在网盘,今天可以在家继续完成,不影响后续的申报。”张华通过微信和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