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文明薪火 温暖大美山西

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文章详情
太原市万柏林区晋机西社区:非遗绒线钩织进社区 巧手编织“巾帼情”
文章来源:《文明山西》周刊     时间:2025-03-05      阅读数:683
《文明山西》周刊

  文明山西网讯 3月5日,太原市万柏林区万柏林街道晋机西社区以“非遗传承”为主题,特邀太原市绒线钩织技艺非遗传承人张老师走进社区,开展“绒线钩织庆佳节”主题活动。30余名女性居民在非遗课堂中体验传统手作魅力,用五彩丝线编织节日祝福,为社区文化建设增添一抹亮色。

  下午三时,社区活动室座无虚席。长桌上整齐摆放着各色绒线团、钩针及编织图册,居民们早早到场,跃跃欲试。活动伊始,张老师向众人展示其代表作:栩栩如生的牡丹绒花、憨态可掬的熊猫玩偶、纹样繁复的镂空披肩,以及兼具实用与美观的杯垫、桌布等。“这些全是一针一线钩出来的!”张老师介绍到,绒线钩织源自民间,过去多用于制作衣物配饰,如今已成为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的非遗项目。“希望通过社区课堂,让老手艺融入新生活。”

图片1.jpg

  教学环节,张老师从最基础的“锁针起针法”讲起,耐心地手把手指导居民如何控制钩针角度和绒线的松紧程度。“拇指压线,食指挑针,手腕要稳住……”社区网格员孙晶化身“助教”,在课桌间来回穿梭,细心地协助居民纠正手势。经过一个小时的认真练习,多数居民逐渐掌握了短针、长针等基础针法。活动接近尾声时,居民们都基本熟悉了操作手法。65岁的陈阿姨兴奋地说:“回家就给小孙女钩个草莓书包挂饰!”言语间满是对这项技艺的喜爱。

  “以前总觉得非遗离自己很遥远,今天亲身参与才发现,它就在我们的指尖。”参与活动的“00后”小刘不禁连连感慨。此次活动是晋机西社区“非遗进社区”活动的首次尝试。钩织不仅仅是一门手艺,更是连接情感的纽带。在这个专属于女性的节日里,一根小小的钩针、一团五彩的绒线,不仅串联起非遗传承的脉络,更编织出社区邻里互助、文化共享的温馨画面。

  下一步,晋机西社区将充分挖掘和利用身边的民俗资源,通过“非遗+节日”“非遗+志愿服务”等多元模式,进一步激发传统文化的活力,让更多居民参与到非遗传承中来,共同打造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生活。

  (孙 晶)

责任编辑:刘倩倩